管理员
|
刚刚,巴基斯坦释放俘虏的印度飞行员 印媒:印度的英雄回来了 【环球网快讯 】刚刚(北京时间23时50分左右),在印巴边境瓦噶口岸,巴基斯坦放人了。 《今日印度》:印度的英雄阿比纳丹回来了。 CNN直播画面显示,被俘印度战机飞行员阿比纳丹被巴基斯坦释放,通过印巴边境瓦噶口岸回国。 至此,巴总理伊姆兰·汗真正履行了自己放人的承诺。 此举被国际舆论普遍视为“和平姿态”,饱受赞扬。 但这个过程似乎充满波折。 [p][p]11张[/p][/p] 巴正式将被俘飞行员移交印度 [环球网快讯 ]刚刚(北京时间23时50分左右),在印巴边境瓦噶口岸,巴基斯坦放人了。 《今日印度》:印度的英雄阿比纳丹回来了。 CNN直播画面显示,被俘印度战机飞行员阿比纳丹被巴基斯坦释放,通过印巴边境瓦噶口岸回国。 至此,巴总理伊姆兰·汗真正履行了自己放人的承诺。 此举被国际舆论普遍视为“和平姿态”,饱受赞扬。 但这个过程似乎充满波折。 此次移交,原本应该在当地时间15时(北京时间18时)左右进行,但从白天等到黑夜,从天晴等到下雨,才得以完成。 女主播打伞画面 期间有多家媒体数次抢发“飞行员回国”的消息。 看得环环又急又气。 当地时间19:07(北京时间21:37),《今日印度》直播画面。此前,有印度媒体宣称已经放人。 至于为何放人拖延数小时,印度媒体《今日印度》在现场的记者宣称,是出现了“程序性拖延”。 直到北京时间?点?分,阿比纳丹终于出现在直播画面中。 被俘的印度战机飞行员阿比纳丹被释放之前的白天,有印度民众的敲锣打鼓,有的人还放弃了鞭炮。 英国《每日邮报》称,被俘印军飞行员受到印度民众“英雄”般的欢迎。《今日印度》称,印度民众做沙画,称阿比纳丹为该国的英雄:“向我们的英雄致敬”。 巴基斯坦《黎明报》称,当地时间15时前,已有大批记者赶来报道。 印度民众载歌载舞欢迎飞行员被释放 放鞭炮庆祝 巴基斯坦《黎明报》称,印度空军的一个高级团队迎接了阿比纳丹。日常在瓦格赫边境举行的“鸣金收兵”(Beating Retreat)即降旗仪式今天也没举行。 巴基斯坦放人现场印巴两侧,可以看到印度一侧民众众多,巴基斯坦边境一侧人员较少。 印巴局势严峻一刻,巴基斯坦决定放人 “我们决定释放被俘印度飞行员,以展现和平姿态,但这不应被视为软弱”,28日,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在联席议会上宣布了今日释放被俘印度飞行员的决定,为连日来骤然紧张的印巴边境局势打了一针缓冲剂。 在本月14日印度准军事警察部队遭袭致重大伤亡后,印度26日派出战机宣称跨境打击了巴控克什米尔境内恐怖分子营地,随后巴基斯坦称将选择时间地点予以回击;27日凌晨,印巴在边境克什米尔地区上空爆发空战,双方均称击落对方战机,巴基斯坦还逮捕了印军战机飞行员,这使得印巴局势的发展充满了更多不确定性,外界纷纷猜测冲突是否将升级为战争。 就在此刻,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28日在议会联席会议上发表讲话时宣布将于周五释放被俘印军飞行员,展现和平姿态。伊姆兰·汗还表示巴基斯坦希望缓和紧张局势的愿望“不应被视为软弱”,他对议会反对派在与印度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提供支持时表示感谢。 在巴基斯坦方面宣布将放人的决定后,在当天晚些时候由印度陆军、海军和空军三军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印度空军少将、副参谋长卡普尔回应称,印度空军很高兴并期待阿比纳丹的返回。 印度政治家:“这是迈向友好的一步” 巴基斯坦《黎明报》28日报道,在巴基斯坦宣布将放人之后,印巴社交媒体上充满了对伊姆兰·汗的赞扬。 印度板球运动员出身的政治家Navjot Singh Sidhu称这一举动是“高尚的”,并表示这一友好姿态“是印度十亿人民的一杯喜悦”。 印度新闻机构亚洲国际新闻(ANI)援引了旁遮普邦首席部长阿马林德·辛格的话,“我非常高兴,我也要求早些时候释放他。这将是迈向友好的一步,我希望这将是持久的。 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前首席部长穆夫提也赞扬了巴基斯坦总理,“他今天表现出了真正的政治家风度”。 巴基斯坦人权部长Shireen Mazari称赞总理展现出“惊人的政治才能”,她说“总理不需要沙文主义口号”。 环球网 03-0123:54 中国少将谈印巴冲突来龙去脉 仇怨从70年前就已爆发 中国少将谈印巴冲突来龙去脉 仇怨从70年前就已爆发 印度空军宣布用米格-21击落了巴基斯坦的F-16,并展示AIM-120导弹残骸,表示该弹曾由巴方F-16挂载。 来源:徐焰少将微博 《印巴仇怨何时休──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将军访谈录》 编者按: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南亚次大陆,是一片经常在国际媒体上出现爆炸性新闻的多事地带。印巴双方的矛盾和仇怨为何持续了几十年?针对此问题,我们采访了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少将,请他从历史和现实相联系的角度做一分析。 记者: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1947年8月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下独立的,独立后两国却马上开战。70多年来两国关系一直很紧张,为什么他们之间会有这么深的仇怨呢? 徐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出于同一母体的两个国家,也是南亚次大陆上矛盾最尖锐的两个国家,除了国家利益相对立外,还有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的宗教矛盾掺杂其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印巴仇怨从独立时便爆发出来。想搞清这一渊源,就要从民族和宗教积怨、英国的殖民政策和印度的国策来追溯和分析。 争取独立却导致分裂 记者:原英属印度经过长期的民族运动迎来了独立,为什么又以“分治”的方式出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而且还相互敌视呢? 徐焰:历史的发展都有其延续性,现实矛盾也要从往昔追溯。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这片次大陆上的民族之多、构成之复杂,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印度诗人泰戈尔就曾说过,他的祖国“地域过于辽阔,种族也太复杂”。在世界性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中,雅利安人、波斯人、大月氏人、蒙古人都曾陆续侵入南亚次大陆,并带来了自己的语言和宗教。 虽然印度与中国同为文明古国,二者却有着重大区别。中国虽然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数量却只有几十个,而印度有几百个;中国汉族人数占人口总数的90%以上,印度却没有一个民族占人口半数以上;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时间统一,而印度历史上统一的时期却很短。16世纪以后,印度有过长达300多年的德里苏丹统治时期,伊斯兰教居于统治地位,却又不能为占人口大多数的印度教徒接受,锡克教徒更是强烈反抗伊斯兰教的统治。19世纪英国驱逐荷法殖民势力后独占印度,此后印度教同伊斯兰教的矛盾又成为冲突舞台上的主角。 记者:英国统治印度时,在当地建立了统一的政府和军队,为什么却不能凝聚人心呢? 徐焰:近代殖民当局的统治通常是利用矛盾分而治之,老牌英帝国主义的这类手腕更是狡猾。他在印度各土邦和教派中故意利用和制造矛盾,撤走时还要留下悬案。英国组建印度殖民地军队时也按民族划分,其番号就有锡克联队、廓尔喀联队、马德拉斯联队(联队相当于团)等。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英国人看到锡克教徒强悍善战,就大量征召这些人当兵,虽然锡克人在印度人口中不到2%,但他们在英印军队中的比例却占20%以上。因伊斯兰教徒有尚武传统,英国殖民者也愿意从中募兵,英印统治末期穆斯林士兵还占全军总数的三分之一。 19世纪中期,穆斯林部队掀起反英起义时,英国殖民政府曾利用印度教、锡克教部队进行镇压,还煽动他们血洗了一些伊斯兰教乡镇,从而酿成英印军队内部各教派长期相互敌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国从印度调动了7万部队到马来亚半岛,在战场上,锡克兵一遇到穆斯林兵就吐口水,甚至动拳头。在日本军队的进攻面前,内部混乱的印度兵没做多少抵抗就纷纷投降,纳粹德国和日本都利用这些降兵建立印度营,让他们在独立旗号下同英国作战。由于外国介入,在印度独立运动时期,除了宗教、民族派别各异之外,还出现了亲德日派、亲苏派、亲美派等不同的政治理念的分歧和对立。 记者:在20世纪前期的印度独立运动中,为什么形成了以印度教徒为主的国大党和全印穆斯林联盟这两大组织? 徐焰:印度独立运动的领袖“圣雄”甘地曾一度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共同拥戴,因为他主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合作,在独立后建成完整的国家。穆斯林领袖真纳(后被巴基斯坦称为“国父”)却主张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分别独立,他组织全印度穆斯林联盟于1940年3月在拉合尔开会,通过了历史性的《巴基斯坦决议》,主张“两个穆斯林民族占优势的地区单独建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6年2月印度海军起义,英国被迫放弃在那里的殖民统治。1947年3月,最后一任印度总督、维多利亚女皇的外孙蒙巴顿勋爵抵达印度,面对当地教派的严重暴力冲突,他形容自己“犹如坐在了一艘着了大火,且装满火药的轮船中”。他请示英国政府后决定,实行按民族和宗教分治印度的方案,史称“蒙巴顿方案”。 记者:英属印度末期有5亿人口,其中印度教徒占70%,穆斯林占25%,其余为锡克教徒和其他教派信徒,众多的印度教徒又分为众多民族,在独立时怎样划分国家归属呢? 徐焰:当时,国大党要求建立以印度教为首的统一国家;穆斯林联盟则要求在伊斯兰教为主的东西两个地区独立建国;锡克教徒要求建立“锡克斯坦”;印度共产党则主张印度中的17个主要民族各建国家。经过争吵,蒙巴顿确定把英属印度划分为两大块,印度教徒占优势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优势的地区划归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等土邦自行决定归属。 “圣雄”甘地和国大党领袖尼赫鲁都坚持印度是一个民族的理论。甘地认为,以“分治”方案解决存在多年的民族问题,就好像是“砍掉脑袋,摆脱头痛”,但尼赫鲁却最终屈服于英国的压力,勉强同意分治。不过,尼赫鲁认为分割出去的东西巴基斯坦是贫困的地区,工业基础好的地方都留在了印度,不久巴基斯坦还会回归。然而,正如同中国古诗所说的“黄鹤一去不复返”,巴基斯坦独立后就“一去不复返”,印度只能“千载空悠悠”了。 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布独立,此前一天巴基斯坦提前宣布独立。为祖国独立奋斗终生的甘地老人未参加庆典,留在加尔各答的住所里悲伤不已,因为他事先没想到独立是以分裂为代价,便痛苦地说“让全国在烈火中燃烧吧!”过去,在英属印度的很多地区,印度教徒同穆斯林杂居在一起,“蒙巴顿方案”一公布,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就在自己力量占优势的地区清洗异教徒,到处是屠杀、焚烧房屋和强奸,南亚次大陆陷入一片血与火的灾难中。 印巴独立时成百万人被害 克什米尔归属又引发两国战争 记者: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以分治方式独立,为什么马上就发生了种族屠杀和两国间的战争? 徐焰:当今媒体上经常出现“种族灭绝”这一罪名,倘若把它用在印巴分治时的族群争斗上则是恰如其分。据西方统计,印巴分治时几个月内有60万人被屠杀,数十万妇女被掳并被异教徒以性侵犯方式用来发泄仇恨;800万穆斯林从印度逃到巴基斯坦,400万印度教徒则逆向逃往印度;而在逃亡的路上,又有上百万人病死、饿死或被打死。巴基斯坦前总统穆沙拉夫出生在新德里,印巴分治时他们一家10口向巴基斯坦逃亡,路上死了5口人。几十年来,不少巴基斯坦人一直对印度教徒怀有深仇大恨,印度许多政府要员也把巴基斯坦乃至整个穆斯林视为敌人,这恰恰是那段历史积怨造成的。 英属印度末期有5亿人口,印巴分治时8 000万人划归东西巴基斯坦,但仍有5 000万穆斯林留在印度腹地。如今印度人口已发展到11亿,其中穆斯林发展到1.5亿,他们与印度教徒的矛盾是印度政府的心腹之患。此外,印度境内还存在着锡克人、泰米尔人的分裂问题,众多种族和信仰不同宗教的信徒并不认同自己是印度人,这就使得多民族的印度几十年来一直饱受内乱之苦。印度有两任总理先后被锡克人和泰米尔人的恐怖袭击杀害。不过,困扰印度最严重的问题还是与巴基斯坦的军事对峙,两国争执的焦点又是北部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 记者:按照“蒙巴顿方案”,英印各土邦可自行决定归属,印度为何不许克什米尔“自决”呢? 徐焰:克什米尔的历史、民族和宗教情况十分复杂,近代又与查谟合称为“查谟-克什米尔”。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有500万人口,其中穆斯林占78%,印度教徒只占20%。这个土邦的王公因为是印度教徒,宣布克什米尔归属印度,但巴基斯坦却向联合国提出了“克什米尔民族自决方案”。印度独立时的“国父”尼赫鲁的祖辈就出自于克什米尔的印度教家庭,他认为那里是印度头上的“帽子”,绝不能让他归属巴基斯坦或独立。 1947年8月,克什米尔境内穆斯林起义,宣布成立“自由克什米尔”并加入巴基斯坦。查谟王公向印度政府求援,印军马上进入克什米尔,巴军也进入克什米尔援助穆斯林,第一次印巴战争随之爆发。交战的印、巴部队都是原来的英印军队,印巴分治时占总兵力三分之一的穆斯林部队归巴基斯坦,占总兵力三分之二印度教和锡克教部队归印度,过去同一个军队的不同宗教派别的联队马上成了战场上的对手。 记者:1949年印巴在克什米尔实现停火,停火线一直维持至今,哪一方在当地占优势呢? 徐焰:印巴刚一独立就发生了第一次战争,印度因财力和军力强于巴基斯坦,在对克什米尔的争夺中占有优势。1949年由联合国调解实行停火时,印军占领了克什米尔面积的三分之二,印方控制的人口占四分之三,北部较为荒凉的三分之一地区则由巴基斯坦控制。此后,巴基斯坦仍要求克什米尔居民自决,而标榜为“世界最大民主国家”的印度却始终不肯让克什米尔按民意选择归属,因为举行投票的结果是不言自明的。几十年来,印控区内的穆斯林不断以暴力抗议,并组织了号称 “克什米尔自由战士”的游击队,训练营地还设在北部巴基斯坦控制区内。 印巴在克什米尔归属问题上的争端,使双方对当地穆斯林游击武装有截然相反的态度。印度政府将其定性为“恐怖组织”,巴基斯坦和克什米尔本地穆斯林却把他们视为“自由战士”和英雄。由于印巴对恐怖主义的定义存在重大分歧,两国历史积怨又非常深,而且还与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矛盾纠缠在一起,从而构成了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动乱之源。 点击进入专题:印巴爆发20年来最激烈空战 描述:巴基斯坦释放俘虏的印度飞行员: 333e.cn/9147 图片:9147.png https://mil.sina.cn/2019-03-02/detail-ihsxncvf9045399.d.html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9-03-01/doc-ihrfqzkc0317914.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