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与回归—徐浩峰武侠电影研究 - 其他 - 爱扫码·i3m.cn:3hhh.cn/6887 -扫一扫.cn·二维码.cn 333e.cn/6887 搜一搜.cn/6887


诗眼倦天涯
精灵王
精灵王
阅读:1098回复:0

无障碍·translate·翻訳·二维码.cn/i3h.cn/6887
·搜一搜.cn/颠覆与回归—徐浩峰武侠电影研究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8-08-25 08:48
 武侠小说本是民国武术界的发明,武侠小说开山之作《江湖奇侠传》的作者向恺然就曾在国术馆任职,并常为武术书籍作序;《武侠奇人传》作者姜容樵也曾在国术馆任职,同时还著有二十多部武术专著。
这些武术专业人士所写的武侠小说,因其技术专业,文笔简洁,而被看惯了金庸、古龙作品的读者称为“硬派武侠”。
 本书作者与姜容樵是同门,其整理的《逝去的武林》在当代武术界享有盛誉。
本书根据老一代武者、修行者口传的掌故而创作,描绘了一系列今日已绝迹的个性江湖人物,展开一幅民国武林的另类画卷,情节诡异而细节真实,堪称“硬派武侠”的接脉之作。
徐皓峰,1973年生人,1997年开始纯文学与传奇文学创作,在《小说界》和《中华传奇》杂志发表《1987年的武侠》、《处男葛不垒》、《流氓家史》、《柳白猿别传》等多篇小于说,1998年开始研究道家文化,在《上海道教》、《中国道教》上发表多篇论文。2006年整理出版《逝去的武林》。






师父—电影—视频高清在线观看-优酷









颠覆与回归—徐浩峰武侠电影研究



【作者】 张雨;
【导师】 王春玲;
【作者基本信息】 河北师范大学,
      艺术学理论,
      2017,
      硕士
【摘要】
1928年中国历史上诞生第一部武侠电影《火烧红莲寺》。
可以说,武侠电影是中国特色的类型片。在中国电影史上,武侠电影有着深入民族骨髓的文化内涵和特色。
但武侠电影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上个世纪的30年代遭到了禁止,随后在香港开始了复兴和延续。其中以张彻和胡金铨的武侠电影系列而闻名,胡金铨不仅在中国电影史上谱写了别具阳刚之气的壮烈篇章,而且成为中国电影进军世界的开路先锋。而张彻展现了华语电影的阳刚气质,对暴力和死亡的表现大胆而彻底,塑造了华语电影的雄健性格,为阳刚美学电影风格奠定了基础。

直到70年代,凭借胡金铨导演的《侠女》中国的武侠电影才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80年代末期在香港徐克导演缔造了“新武侠电影”全盛时代,他的《笑傲江湖》《东方不败》《新龙门客栈》等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然而,由于大量的跟风模仿,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武侠电影粗制滥造,平庸重复之风日盛,受众严重审美疲劳。
2000年,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大受好评,又把武侠片重新拉回大众的视野。虽然成功营造武侠热潮,并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绩,但并未能改变武侠电影整体的颓势。之后,期间虽又出现《一代宗师》等口碑甚好的武侠电影,但是武侠电影严重的套路化倾向还是导致武侠电影陷入瓶颈,缺少艺术个性,无法实现艺术突破,从而成为真正的类型电影。
而徐浩峰上承胡金铨等武侠电影名宿,融合对武侠独到的经验和理解,其艺术个性也得到同行认可,被称为“徐氏硬派武侠电影”,他开拓了武侠电影新的表现空间和表达方式。在当代武侠电影导演中,徐浩峰上承胡金铨导演的方式,每一部武侠电影都力图摒弃套路化、程式化的表达,每一部的动作场面都与情节意境相匹配。他充分运用自己的武侠文化研究基础和文学功底以及武术研习的现实经验,改编自己的小说,创制纪实风格的徐氏硬派武侠电影。精神气韵上,徐浩峰将儒家文化和传统侠义精神贯穿到电影中,摒弃以往以家国大义、民族英雄塑造为旨归的电影诉求,而是展现时代大潮中普通武人的精神困惑与生命追求;表达手段上,徐浩峰一改武侠电影“神话玄幻”色彩,摒弃高科技式武打场面,回归真实的武打动作和场面,呈现历史烟云中真实的武人世界;人物塑造上,徐浩峰以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观照武人和武行,不拔高不虚美,而是平实塑造时代洪流中普通武人的无奈困顿理想和困惑,武人不再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也不是力挽狂澜的伟人,而是与普通市民一样,柴米油盐傍身,七情六欲俱在。其理想是普通人的理想,困惑是普通人的困惑,从而为观众呈现了别样的武侠世界。

正是因为深厚的武侠文学功底,丰富的武术指导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徐浩峰导演开创徐氏硬派武侠。
截然不同于徐克式的“新武侠电影”,作为硬派武侠的徐浩峰电影,上承张彻胡金铨早期开创的现实主义风格,融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精髓,加以独特的人性思考和个性化的影像表达,为武侠电影作为类型片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是开辟武侠电影创作的新方向,为中国武侠电影的发展打开新大门。
因此对徐浩峰电影对于揭示武侠电影文化的借鉴和突破,推进武侠电影作为主流类型片,为武侠电影走出艺术创作的瓶颈,扩大作为类型片在国际电影领域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现实主义武侠电影徐浩峰颠覆回归
  • 【网络出版投稿人】 河北师范大学
  • 【分类号】J911




徐浩峰
Xu HaoFeng
职业: 导演   编剧   动作指导 |出生日期: 1970-01-01
2019《诗眼倦天涯》片名源自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作品《人月圆·山中书事》,讲述了以比武为生的刀客们被卷入武林与朝堂纷争的故事。
2017电影《刀背藏身》改编自导演徐浩峰的同名小说,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以动荡时局为背景,围绕长城会战中杀敌制胜的“长城刀法”的起源问题渐进展开。描述了传奇刀术的生死较量,武林人士的侠义风骨,以及国仇家恨大时代里的爱恨纠葛。
2016
因为年少时目睹姐姐遭害,双喜(宋洋 饰)内心巨大的阴影一直挥之不去,但他意外继承高超箭术成为了一名武林仲裁人柳白猿。混血美女二冬(王燕妮 饰)和绝世名伶月牙红(李呈媛 饰)出于不同的目的接近柳白猿,柳白猿在两个女人之间为爱纠葛不清。当所有的阴谋真相大白之后,柳白猿与匡一民(于承惠 饰)两位武林高手上演生死对决,最终柳白猿成为武林的一代传奇


2015
民国年间南派咏春传人陈识(廖凡 饰)来到天津,结识了天津武术泰斗郑山傲(金士杰 饰),为在武术界开馆立足,郑山傲建议陈识用教徒弟踢馆的传统方式达成目的。几经周折,陈识娶了一名天津绝色女子赵国卉(宋佳 饰)为妻,还收下了本地青年耿良辰(宋洋 饰)为徒代其踢馆,夫妻二人暂居 在贫民窟,防被踢馆的仇家前来寻仇。陈识与妻子原本看不上好斗好色的耿良辰,但接触后也发觉了耿良辰的可取之处。但随着第八家武馆邹馆长(蒋雯丽 饰)和军界人士林希文(黄觉 饰)的介入,天津武术界面临着一场巨变,靠武术复兴家业的愿望、对妻子的爱意,以及作为师父的责任,让陈识陷入了两难之境。民国时期,外敌入侵,军阀混战,乱世中各类江湖人物纷纷登场。不谙世事的小道士何安下(王宝强 饰),因为闹粮荒离开道观下了山偷偷下山,一脚踏入了光怪陆离的万丈红尘之中,遭遇到一系列诡异奇幻的人物和事件。无心之中,他被卷入太极门掌门之争,并与来华偷师的日本忍者对局。后中统特务欲招揽其做间谍,他却利用这个机会帮京剧武生查老板截杀特务头子报夺妻之恨。何安下周旋于中统、纳粹博士、倭寇和江湖之间,经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人物和事件。下山时他以一颗赤子之心面对一切,现在发现这个世界与他的想象有多么不同,他终于明白了临下山前师傅说过的一句话:“不择手段是豪杰,不改初衷真英雄”。


道士下山
作者:徐皓峰    类别:武侠修真    状态:全本

最新章节:9、冲虚真经    更新时间:08-04-04

武侠小说:道士下山  
作者:徐皓峰 《道士下山》


2014清末民初,时局混乱,山西太谷镖局总镖头戴老爷子凭借一身形意拳打下致远镖局的金字招牌。
入室大弟子刘安顺办事沉稳为人仗义,深得戴老赏识,不仅将总镖头位子传给他,更令膝下爱女戴戎与他缔结婚约。不想刘安顺因恪守规矩逼死了走镖失利的镖师马奎,又因土匪山猫勾结内奸致使走镖失利。为服众亦为“规矩”,刘安顺只身北上京城,凭借一身硬功夫在京城镖局立稳脚根,开创了新镖路。面对未婚妻和师弟的背叛他坚强面对,女土匪路瑶婷对他的爱意却让他不敢承受。当他们终于能抛开世俗,互许终身之时,路瑶婷为救刘安顺命殒黄泉。至亲的母亲、师傅戴海臣也都先后惨死在战乱和小人之手,国恨家仇交织在一起,引出一段镖门传奇与挽歌。




接受美学视域下徐浩峰武侠电影的类型创新研究

【作者】 吕姝欣;【导师】 傅红星;
【作者基本信息】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戏剧与影视学,
      2017,
      硕士【摘要】

传统的武侠电影无法满足观众的创新期待,发展渐入瓶颈。
武侠电影在转型期中逐渐分成了不同类别,有的融合奇幻电影,依托数字特效,打造更华丽的视觉奇观;有的则作者化更加明显,或对武侠电影做出反类型解构。
徐浩峰的武侠电影便是后者中解构最为彻底的,他打造了全新的"武行电影"类型,使武林、武人、武术重新还原真实,并试图重塑观众的期待视野
本文从接受美学角度来对徐浩峰武侠电影类型的转型做接受基础分析、接受状况解读,并研究接受美学"隐含的读者"理论对徐浩峰电影再创作的影响。
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序言中概括了武侠电影转型期的特点,对接受美学做出了整体阐释;
第一章阐述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武侠电影发展史,分析武侠电影的接受史与效果史,并对当前武侠电影的现状及其原因作出分析,并讨论武侠电影当前转型的新方向;
第二章讲徐浩峰武侠电影的观众接受分析,阐述观众对徐类型创新的认同和不认同之处,指出徐浩峰电影的文化意义先导性;
第三章从召唤结构与"隐含的读者"角度分别对徐浩峰电影做出文本分析;
第四章阐述徐浩峰电影研究与毕业剧本创作的关系;
结语对徐浩峰武侠电影能否形成持续的规模化的类型创新做出分析阐述,分析其电影对武侠电影类型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武侠电影徐浩峰接受美学类型创新
  • 【网络出版投稿人】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 【分类号】J911


徐浩峰武侠电影研究
【作者】 方世荣
【导师】 岳璐;
【作者基本信息】 湖南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
      2017,
      硕士
【摘要】
作为我国独有的民族类型电影,武侠电影始终在中国电影版图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新世纪以来,武侠电影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在武侠观念、动作美学、叙事手法等方面获得长足的发展。
尤其是徐浩峰极具作者风范的“硬派武侠”电影,在美学和文化两个层面实现了对传统武侠大片的颠覆、超越与突围,对民族文化、传统武学以及武侠电影类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文化大发展、技术大发展、媒介大融合的现实语境中,徐氏武侠电影一反传统奉场面景观和动作景观为圭臬的创作原则,致力于营造文化景观、艺术景观和思想景观。
  • 其人物塑造从传统非黑即白、非善即恶的二元对立走向拥有灵魂与血肉的反脸谱化;
  • 影像风格从追求场面、造型、技术、特效的奇观化走向了以彰显文化气质为核心的写实化;
  • 动作美学从复制化、套路化走向追求以科学为依据的反程式化。
同时,徐氏武侠电影在文化旨归上,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建构呈现正宗武林伦理,传播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价值认同以及以佛道文化为支撑的宗教理念
在此基础上,徐氏武侠电影对武者的道德沉沦与权力斗争以及对武行信仰坍塌与制度腐朽的批判也就具备了现实针对性。
不可否认,徐氏武侠电影在美学和文化层面的超越,不仅与“过去”武侠电影形成了鲜明对照,而且也将启发“未来”武侠电影创作。
但长期以来大众文化所驯服的大众审美在某种程度上无法理解徐氏武侠电影的叙事手法及其蕴含的深层文化隐喻;徐氏武侠电影所宣扬的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价值也存在诸多诋牾之处。
徐氏电影“好口碑”、“低票房”的尴尬表明武侠电影的创新和发展需要处理和平衡好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间的矛盾冲突。
【关键词】 武侠电影徐浩峰历史脉络美学特征文化意涵
  • 【网络出版投稿人】 湖南师范大学
  • 【分类号】J911


徐浩峰“硬派武侠电影”中类型元素分析
【作者】 姜叶萌
【导师】 钱春莲;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
      2017,
      硕士
【摘要】 徐浩峰在拍摄武侠电影方面有着特殊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贯穿于他的每一影片,也形成了他"硬派"武侠电影的独特个性。
在他导演的三部影片中,无论是武术动作的展现、人物塑造、影片镜头语言的使用,还是影片价值观的深度挖掘,都看到了徐浩峰的特立独行,自成一派:他使用类型元素将欲望进行包裹,也擅长将类型元素进行文化包裹,增加影片的历史文化底蕴。
本文主要探究徐浩峰硬派武侠电影独特的"硬派"风格,相较于传统武侠电影,徐浩峰硬派武侠电影独特的"硬派"风格所表现出的类型元素的演变,以及类型元素演变背后的根源:文化包裹取向和价值观的不同
徐浩峰并不满足于展现武打的暴力欲望,迎合观众狭义价值观的精神幻想,
他试图给人以真实动作的震撼,试图引导观众找回中国人的"样","硬派武侠"来自传统,源于历史。
通过三部影片,徐浩峰建立起了自己对武侠电影的类型思考,他对武侠电影的类型元素进行了改写,对类型元素的文化包裹取向进行了革新,提升了影片的历史文化价值,耐人寻味。
【关键词】 徐浩峰硬派武侠类型元素武侠电影
  • 【网络出版投稿人】 华东师范大学
  • 【分类号】J911




徐浩峰电影的艺术特色研究
【作者】 侯玉娜
【导师】 景虹梅;
【作者基本信息】 山东艺术学院,
      戏剧与影视学,
      2017,
      硕士
【摘要】
中国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特有的类型电影,至今有九十余年的历史,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从武侠电影发迹至今先后出现过五次创作浪潮,它不仅丰富了中国武侠电影的美学样式,更给中国电影带来新的历史性改变。
新世纪以来,武侠电影的样式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也出现了多种形态,《卧虎藏龙》、《英雄》等高规格影片,引领一时武侠电影之浪潮,但自此之后武侠电影又一次进入瓶颈期。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一位后起之秀——徐浩峰,可谓是往武侠电影的发展样式中注入一股清流。
他因自己是武将家族的武学渊源以及对武学文化的长期研究,写了数部武侠小说,成为炙手可热的武侠小说家,开创了硬派武侠小说之先河。
近年来涉足导演编剧行业,其武侠电影也拥有独特的电影表现手法,风格冷峻简洁。
冷色调的画面中,将历史、文化、武术等元素融于一体,增添了其电影的观赏性。
以再现真实的武术场景为特色,以还原真实的武林为追求,塑造了其独具个性的武侠情怀和叙述方式。
徐浩峰的电影有着与以往一般武侠电影所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在题材选择、人物设置、武打设计等方面彰显了焕然一新的风格特征,在特定历史时期反映的传统文化的“礼崩乐坏”也触动了观者的内心。
本文是徐浩峰电影体现出鲜明的艺术特色的研究。
首先,结合徐浩峰的成长经历,探究其在电影作品中所形成的创作观念和艺术观念的原因。
其次,以徐浩峰的多重身份为切入点,分析他对传统中国武侠电影的传承与发展,探析其开创武侠电影的一种亚类型“武行片”的形态特征,并通过影片中着重表现的冷兵器和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的分析,及其电影镜头、画面、道具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认识其影片中由武行建构的武侠世界,探寻其实质内涵。
通过对徐浩峰电影艺术特色的探析,尝试把握其在新时期中国武侠电影创作中的价值与意义。
徐浩峰电影作品中的创作意图、叙事风格、拍摄技术等,打破了中国武侠电影固有模式。
他的一次尝试,将中国武侠电影带向了另一个崭新的视角,也成为近些年来武侠电影创作中最令人期待的一股新力量。
此文尝试对徐浩峰电影进行其艺术特色的探析,并通过徐浩峰电影独具特色的风格特征,寻找其在中国武侠电影新时期的准确位置与价值。

【关键词】 徐浩峰武侠电影艺术特色

【文内图片】


;图2-9;图2-10;



;图2-9;图2-10;



;图2-9;图2-10;



图2-







图2-



),匡一民的长枪




  • 【网络出版投稿人】 山东艺术学院
  • 【分类号】J911




文人武侠片的“作者电影式”写作——徐浩峰武侠电影艺术特色探析

【作者】 张可鑫;【导师】 高字民;
【作者基本信息】 西北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
      2017,
      硕士【副题名】徐浩峰武侠电影艺术特色探析
【摘要】
近两年来,徐浩峰导演的武侠电影受到观众和电影学者的关注。
与传统的类型武侠电影不同,原本是武侠小说家的徐浩峰作为导演在处理影片上更多关注的是故事背后体现的文化思考,他的电影都是以自己的武侠小说作为文本进行的拍摄,影片在内涵和外延上将其自身文人的气质与武人的刚硬融入其中。
在一定程度上,徐浩峰是一位电影作者,他的电影为中国武侠电影注入了新的血液。
《倭寇的踪迹》《箭士柳白猿》《师父》三部武侠电影实则是徐浩峰对武学文化的探索和对武侠电影新格局的一种尝试,使武侠电影不只是营造视觉上的感官刺激,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历史的想象体现传统而真实的武侠文化,探究武人在特殊时代中的心理状态,在赋予影片中人物气韵和精神的同时也使其武侠电影有着文化的自觉,另类的关注视角使他的作品形成了独特的武侠电影风格。
徐浩峰的三部电影都是由自己的小说改编而成,“编导合一”与他的文人和武人相结合的身份构建了他“电影作者”的身份;徐浩峰个人对于武侠文化的情怀与追求,本质上打破了传统武侠电影类型化的故事特征,人物设置、冲突设置以及故事的结局都包含了导演本人对于武侠电影的思考:电影中的武打动作、场景设置、对称式构图以及剪辑技巧打破了传统商业武侠电影的模式,在影像方面徐浩峰关注的是传统文化与电影内涵的融合;徐浩峰自身的文人气质与他对武侠电影的热爱对当前武侠电影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徐浩峰武侠电影的研究不仅能够正确理解徐浩峰武侠电影的艺术特色,更重要的是作为武侠电影的新形态,徐浩峰的武侠电影对中国武侠电影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 徐浩峰武侠电影文人武侠作者电影

【文内图片】

图5电影《倭宼的踪迹》



图1*4电影《倭寇的踪迹》导演的三部作品都比较偏爱用对称式的构图来展现传统一方势力,武人在这一空



图1丨-12电影《箭士柳白猿》,,



图7-10电影《箭士柳白猿》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武林公平的丢失使得武林的势力也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的局面,



图6电影《师父》



图13-16电影《倭寇的踪迹》《箭士柳白猿》中最后柳白猿和匡一民的较量只是两人要在武学上寻求自尊和气



图21-24电影《师父》



图17-20电影《箭士柳白猿》电影《师父》中陈识和天津十九家武馆在长巷中的比武堪称一绝,因为在长巷的
更多图片...
  • 【网络出版投稿人】 西北大学
  • 【分类号】J905

  • [诗眼倦天涯于2018-08-26 23:20编辑了帖子]
    喜欢0 评分0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