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在东北大学举行 - 沈阳 - 爱扫码·i3m.cn:3hhh.cn/4334 -扫一扫.cn·二维码.cn 333e.cn/4334 搜一搜.cn/4334


二维码
管理员
管理员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原创写手
  • 忠实会员
阅读:722回复:1

无障碍·translate·翻訳·二维码.cn/i3h.cn/4334
·搜一搜.cn/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在东北大学举行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7-09-23 21:1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在东北大学举行

 辽宁日报讯记者商越报道 8月26日至27日,第五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在东北大学举行。来自教育部社科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86所高校、科研院所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创新之路”为主题,聚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展开研讨。

第五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在东北大学成功举办

 本届论坛共包括主题报告、大会发言、分组讨论、专家代表发言四个环节,对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界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会议现场 杨雨檬 曹洪滔/供图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8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工程领导小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共同主办,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辽宁省马克思主义学会承办,《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毛泽东研究》、《党政研究》等单位协办的第五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在东北大学成功举办。
来自教育部社科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大学等90所高校、科研院所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创新之路”为主题,聚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侯惠勤,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田心铭,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金民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朱继东,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理论处处长郝清杰,辽宁省社科联副主席金虎,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理论处肖明江处长,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宣传部部长、思政处王哲处长,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满胜书记等出席了论坛。
论坛由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教授主持。


 东北大学副校长张国臣教授致辞 杨雨檬 曹洪滔/供图
 
 东北大学副校长张国臣教授首先致辞。他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东北大学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基本情况。他强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当前,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全国上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第五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在东北大学举办,是对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及学科建设的有力支持,必将促进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事业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各方面实现新的提高。

 
  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金虎致辞 杨雨檬 曹洪滔/供图
 
 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金虎致辞强调,希望专家学者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研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现实问题的紧密联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道路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的紧密联系,与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紧密联系,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紧密联系,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推进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绽放蓬勃的生机。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宣传部部长、思政处处长王哲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植根于中国实践,聚焦现实问题,关注群众利益,突出改革创新,包含文化底蕴,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在新时期不断创新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成果。

本次论坛的举办为各位专家学者研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创新之路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平台,为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持续地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次论坛共包括主题报告、大会发言、分组讨论、专家代表发言四个环节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侯惠勤教授发言 杨雨檬 曹洪滔/供图
 
 侯惠勤教授为本次论坛作了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学术的中国”的主题报告。
 他指出,学术的中国,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开放、创新,中国特色和世界眼光完美结合的生气勃勃的哲学社会科学研发中心。他强调:
 第一,学术的中国,就是努力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第一要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第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为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基础。

 第三,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方法论,就是要将其作为确定学科研究对象和学术研究的根本方法,开拓更为开阔的学术视野。


 大会发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秘书长、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朱继东研究员主持。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田心铭教授发言 杨雨檬 曹洪滔/供图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田心铭教授作了题为《理论创新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和以实践为基础的统一》的报告。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7月26日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创新理论和“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统一的。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新城教授发言 杨雨檬 曹洪滔/供图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新城教授指出,并不是所有宣称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人都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姜迎春教授发言 杨雨檬 曹洪滔/供图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姜迎春教授在题为《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 科学辨识错误社会思潮》的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金民卿研究员发言 杨雨檬 曹洪滔/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金民卿研究员作了题为《毛主席的主要矛盾学说及其在把握中国国情中的运用和发展》的报告。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教授发言 杨雨檬 曹洪滔/供图

 田鹏颖教授的报告题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大逻辑》。

 在分组讨论环节,专家学者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就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哲学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方法论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话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等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专家代表发言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理论处处长郝清杰研究员主持。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肖明江,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锡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审林坚,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辽宁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副会长房广顺教授,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辽宁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副会长朱成全教授、郝清杰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哲学要解决什么问题》、《关于文化自信及四个自信研究中的若干问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的四个维度》、《经济学的最终目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文化吗》的发言。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书林教授作大会总结报告。他对本次会议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本次会议表现了“务正业、讲学术、求科学”的崭新的会风。他对本次会议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与讨论进行了简要回顾与总结后指出,以侯惠勤、田心铭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大前辈为我们讲清楚了什么才是“坚持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重大问题,而田鹏颖、姜迎春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坚力量则为我们多方位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之道。

 其次,他指出本次会议集合了具有活力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是马克思主义学界的一场成功的团结的大会。学术界的成败、成就取决于学者之间的团结,团结不是折中,而是志同道合的合作、相互之间的谅解、顾大节不记小节的共同奋斗。本次会议集聚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年骨干、青年才俊、得到了媒体、杂志、学术刊物的大力支持,无疑是一场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大会。

 最后,刘书林教授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推进工作要出实效,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吸收、吸纳学界的优秀成果,将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真正运用到步入崭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信息时代更需要推进并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普及工作,同时要对社会变革、生产关系的调整,包括调整的程度、频度、后果作出哲学的论证,从而在政治学上作出正确的回应。

 本次论坛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认为其内容丰富,体现了高端性、前沿性、创新性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次盛会。第五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的成功举办,对于加强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交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发展中引领思潮、创新理论与凝聚力量的作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界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供稿:杨雨檬 曹洪滔


2017年08月29日 14: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杨雨檬 曹洪滔 第五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在东北大学成功举办
2017年08月28日 14:17 来源:辽宁日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在东北大学举行
  • 喜欢0 评分0
    
    二维码
    管理员
    管理员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原创写手
    • 忠实会员
    沙发#
    发布于:2017-09-23 21:16
     侯惠勤教授为本次论坛作了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学术的中国”的主题报告。
     他指出,学术的中国,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开放、创新,中国特色和世界眼光完美结合的生气勃勃的哲学社会科学研发中心。他强调:
     第一,学术的中国,就是努力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第一要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落实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中,是“学术的中国”的真正展现。从思想根源上看,导致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现象,主要是三种:一是把马克思主义视为“外来文化”而从学科和话语体系上加以排斥;二是把马克思主义视为“意识形态”而从学术体系上加以撇清;三是把西方视为包括马克思主义研究在内的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西马”高于“中马”,否定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的可能性。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彻底解决这些误导。
     第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为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基础。当今中国哲学界有一种倾向,就是以“实践唯物主义”为突破口,力图改变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作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概括,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实践本体论的解读。其中的极端者,是根本否定辩证唯物主义,并将历史唯物主义作实践哲学的解读;而其中的温和者,则在保留辩证唯物主义“之名”的同时,突出实践唯物主义视角。应当指出,不能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相一致理解为它们仅仅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不同维度”表述而混淆其层次性,辩证唯物主义是根本:没有辩证唯物主义,“自在之物”和人类社会历史的关系就说不清楚,在本体论上必然混乱;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现实的人和抽象的人就说不清楚,在主客体关系上必然混乱;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就可能被偷换成唯心论的实践哲学。反过来,没有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能说清楚改造世界和人类解放等实践和时代问题。两相比较,孰轻孰重,不言而喻。过去我们研究马克思实践观的创立,不仅大体上止步于辩证法的视角,而且止步于从人的视角理解存在、本体论和辩证法。而完全忽略了唯物论的视角,忽视了两种人的视角中存在、本体论和辩证法的根本对立,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实际上,不承认自然辩证法、不承认物质本体论、不把自然界对于人的优先地位真正纳入实践观,就必然背离马克思的实践论而回归唯心主义的实践哲学。这种对于马克思哲学变革及其价值的根本误读,是今天许多精神乱象之源,必须努力加以澄清。根本的问题不在于有没有人,而是立足于什么人。
     第三,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方法论,就是要将其作为确定学科研究对象和学术研究的根本方法,开拓更为开阔的学术视野。首先要破除虚构的、想象的价值预设,以具体的客观规律和本质揭示为追求,进行科学的学术发问,奠立现实的、无可回避的事实前提,确立学术研究客观对象及其根本话语方式。而马克思主义坚持从现实的人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则是其科学研究最鲜明的特点。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田心铭教授作了题为《理论创新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和以实践为基础的统一》的报告。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7月26日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创新理论和“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统一的。他强调,理论创新要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当代中国理论创新的主题,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向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新城教授指出,并不是所有宣称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人都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他以有机马克思主义为例指出,有机马克思主义在基本观点和立场上反对历史唯物主义,因而这样自称的“马克思主义”则当然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他认为,不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基本原理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坚持发展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本和核心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姜迎春教授在题为《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 科学辨识错误社会思潮》的报告中强调,恩格斯在晚年著名的历史唯物主义通信中,对虚假意识的颠倒性、历史创造的条件性和历史发展的方向性所做的科学阐述,对我们科学辨识和批判错误社会思潮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金民卿研究员作了题为《毛主席的主要矛盾学说及其在把握中国国情中的运用和发展》的报告。他认为,主要矛盾学说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的创造性发展,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几代国家领导人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做出的新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基本国情及其新的特征做出了的新判断,做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论断,是主要矛盾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应用和发展。



     田鹏颖教授在题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大逻辑》的报告中强调,马克思哲学固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理论基础,但必须敢于和善于讲新话;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固然有其自身发展演进的理论逻辑,但必须直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固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文化资源,但我们必须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人类创造的文明优秀成果固然需要借鉴,但不能作“西方理论”的搬运工。



    2017年08月29日 14: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杨雨檬 曹洪滔 第五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在东北大学成功举办
    2017年08月28日 14:17 来源:辽宁日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在东北大学举行
  •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