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
漏电、漏水、漏气?不用冒着危险去探查了!创业者研发“巡检机器人”,找出城市地下的“病根” 创业英雄汇 今天 行走在高楼林立、熙熙攘攘的城市里,你或许不会去想,我们经过的道路下、坐卧的地下,密布着多少种管线,维持一切正常运行。它们是城市的“生命线”——给排水、燃气、供热、电力、电信等,为城市输送着物质、能量与信息。它们也是城市的“生病线”——泄漏、火灾、爆炸、坍塌、内涝、断气、断水、断电,乃至夺命。 为了保障这些城市血管的安全,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都要钻入综合管廊,携带各种探查工具步行七公里以上,冒着闷热、缺氧、触电的危险,去为这条生命线把脉,监测管廊中是否有漏电、漏水、漏气等问题。虽然他们每天都在辛苦工作,但依然无法避免人为漏检,发现问题也不能准确定位,导致信息上传不及时,若耽误宝贵的抢修时间有可能造成管廊瘫痪,甚至影响城市正常运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创业者汤培勇研发了一群新的“地下工作者”。 从事工程施工建设多年的汤培勇,一直有个IT梦。当看到在城市管廊中发生的多起安全事故报道,他萌生了利用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巡检管廊的想法。随着2014年全国管廊建设的全面起步,作为一级建造师,汤培勇注意到业内对管廊监控的迫切需求以及传统系统的局限性,汤培勇及其团队 2015年提出管廊机器人创意,并随后成立专业公司,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城市综合管廊智能机器人系统。 从简单的零件设计到复杂的软件编程,整个团队耗时两年,终于研制出了一款令他们稍感满意的机器人新产品,并亲切地命名为“大黄蜂”,它的特点是外观轻巧,五脏俱全。 巡检机器人搭载了五种传感器,可以对管廊内环境的温度、湿度、 氧含量、可燃气体、烟感等数据进行探测,同时它还搭载了人工智能分析系统和高清摄像头,可以提供准确而丰富的监控数据。它反应迅速,机器人可凭借其搭载的人工智能分析系统,就可以自行判断并上报问题截图,把信息传递到控制中心,做到零延迟,再以短信、微信等方式迅速通知抢修人员。 另外,机器人定位精确,其定位系统可以把位置误差控制在一厘米范围内,使抢修人员可以迅速准确地找到问题点,从而节省宝贵的抢修时间。它还可以不间断工作,进行全天候的巡检获取更多的管廊监控数据,整体提升了管廊运营的安全性。 2017年以来,巡检机器人在西安地区实现了实际应用,节约人员开支98万元,探测并有效报警114次,累计巡检里程达到6418公里。目前,项目已经申请3项发明专利,取得了1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 在管廊内工作,属于“地下工作者”,听起来并不高大上,但却实实在在。当系统运行的一刻,汤培勇感受到了项目管理与IT结合的梦想成真的快乐,他希望通过不断打磨提升,使“地下工作者”功能更强大,守护地下生命线的安全。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周五22:00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创业英雄汇》! https://mp.weixin.qq.com/s/eB9K2J3sysoeErDHc32A3Q |
管理员
|
沙发#
发布于:2019-12-09 00:36
创业英雄汇--2019-41 回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