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全文) - 义务 - 爱扫码·i3m.cn:3hhh.cn/1257 -扫一扫.cn·二维码.cn 333e.cn/1257 搜一搜.cn/1257


ming
论坛版主
论坛版主
阅读:627回复:3

无障碍·translate·翻訳·二维码.cn/i3h.cn/1257
·搜一搜.cn/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全文)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6-03-24 11:06
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开幕式于3月24日上午9时30分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

图片:js1.cn_iLA-3hjj.cn_1257.jpg


 以下为李克强总理讲话全文:
视频:李克强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和新老朋友再次相聚在博鳌亚洲论坛。
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对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诚挚欢迎!

今天的博鳌可以说是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就在我们开会的时候正在下雨,
感谢各位嘉宾的云集给博鳌,给海南带来这场预示着丰收的喜雨。

比利时米歇尔首相本应该在今天上午讲坛上发表演说,但是就在前两天比利时发生了恐怖袭击事件。
我们对遇难者表示沉痛的哀悼,我们共同表示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我们也希望在这个论坛上,各位发表真知灼见,共绘充满活力的亚洲新愿景。

时至今日,距离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近8年,但其深层次影响尚未消除,
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之中,发达经济体复苏低迷,新兴经济体走势分化;
全球贸易延续萎缩态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金融市场波动不定,
地缘政治的风险上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有增无减。
亚洲发展不足、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不少国家又面临着出口下滑、债务规模扩大、经济持续下行等问题,
甚至还一度出现货币大幅贬值和资本加速外流等现象。
也有人认为,亚洲经济正处于近年来比较困难的时期。

尽管形势不容乐观,但信心不可动摇。
历经两次金融危机洗礼的亚洲已今非昔比。
大多数国家在壮大实体经济、抵御金融风险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地区合作也取得丰硕成果。
去年,亚洲经济的增速依然是高于全球,总量占世界的比重还有提升,
贸易规模占世界贸易已达1/3左右,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地区。

回顾去年这个时候,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提出了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的重要倡议。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亚洲新未来:新活力与新愿景",我们就是要打造发展和合作的共同体。
亚洲是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者。
亚洲各国坚定信心,团结协作,就一定能克服困难,迎来光明的前景。


在此,我愿提几点看法,与在座各位交流。

一是共同维护和平稳定。饮水思源。
亚洲能够在近几十年里实现快速增长,一个重要原因是保持了总体和平稳定。
正如谚语所说,哪里有相互和睦,哪里就有富裕生活。
饱经沧桑的亚洲人民深知和平之贵。
战后亚洲发展历程和经验启示我们,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我们都应该坚持睦邻友好,不为一些小的摩擦和矛盾所干扰。
对话合作才是"金钥匙"。各国要始终坚持平等相待、和平共处,
努力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就可以夯实地区和平稳定的基石。

二是共同推动经济增长。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占世界40%,
过去一度曾贡献2/3以上的经济增量,在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中发挥了中坚作用,
但这两年遇到较大困难,一些国家经济增速大幅回落甚至出现负增长。
亚洲作为新兴经济体最集中的地区,总体仍保持了增长势头。
去年亚洲仅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就达到6.5%,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
因此亚洲有理由增强信心,但是需要激发活力,形成动力,
这就可以不仅为亚洲自己,也为世界经济复苏发挥更大作用。
我们也希望,世界各国深化合作,同舟共济,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共同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尤其是发达国家应采取更多的增长友好型政策,避免一些国家政策调整产生外溢效益。
中方积极倡议,筹建亚洲金融合作协会,愿与各方合作完善亚洲金融市场建设,
共同避免再次发生大规模地区金融动荡。

三是共同深化融合发展。
亚洲的振兴,不能有人掉队。
中方愿将"一带一路"的倡议与地区国家及区域组织发展战略对接,
打造规划衔接、生产融合、协同跟进的地区发展新格局。
中国愿结合地区国家的实际需求,提供性价比高的优质装备和生产线,
在基础设施、工业设备等领域开展产能合作。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亚洲参与成员最多、规模最大的区域贸易安排,
我们应当力争在2016年完成谈判。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首先应服务亚洲发展中国家,
支持互联互通、产能合作等项目,让地区人民共享融合发展的红利。

四是共同促进开放包容。
开放包容是亚洲文化的根脉。
亚洲文化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不同民族、宗教、文化多样并存、交流互鉴,
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几乎世界上所有世界性的宗教都诞生在亚洲。
亚洲人民向往和平、和睦、和谐,正是在这片土地上,
诞生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培育了相互尊重、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的亚洲方式。
亚洲国家人员往来密切,仅每年相互旅游人数就达到数亿人次。
要用好各类交流对话的平台,拓展和深化人文交流,不断增强亚洲凝聚力。
中方倡导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欢迎各国和地区组织积极参与。
越是在地区发展困难的时刻,各国越需要在友好传统中汲取经验,从共同追求中凝聚智慧,让亚洲共识发扬光大。

五是共同激发创新活力。
这是发展的关键所在。
亚洲有48个国家,40多亿人口,过去依靠亚洲人民的勤劳智慧,创造了"亚洲奇迹"。
今天亚洲要保持繁荣发展势头,从根本上还是要发挥充足的人力资源这个突出优势,激发人的潜力和创造力。
有创新,有人才,亚洲才有新未来。
我们不仅要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打造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军,
大规模的人才队伍,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大科研的投入,
利用"互联网+"等模式,搭建创新合作平台,发展新经济、共享经济,分享创造经验,
形成亿万人的创新大军、创造大军,特别是让年轻人的丰富创造力和创意得到充分释放。
让地区各国尽快走上创新发展、升级发展的增长之路。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与亚洲的发展休戚与共。
各国朋友十分关心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借此机会,我愿从怎么看和怎么干两方面做简要的阐述。

首先是对中国经济怎么看?
去年中国经济总量为67.7万亿人民币,超过10万亿美金,可以说,一举一动,举世瞩目。
同时,中国又处在结构调整优化的过程中,地区之间、行业之间走势出现分化,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复苏乏力,
6年来增速最低的情况下,中国又在转型过程中,各方看法有差异是难免的。

我认为,看中国经济,一是看整体。
去年中国增速虽然放缓,但是就一个10万亿美金的经济体而言,
能达到6.9%的增速,是在高基数上的增长。而且又是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实现的。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开局总体平稳,而且出现一些积极变化。
我们推出的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措施的政策效应所显现的成果,正在不断的累积。

二是看走势。
据统计,去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00多万人,而且居民收入增长超过了GDP的增长,
今年1-2月就业形势依然稳定,31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1%左右,和去年基本持平。
在这个过程当中,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
内需持续扩大,消费仍然是两位数增长。消费和服务业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同时,能耗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这标志着经济增长的质量在改善。

三是要看长远。
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人均收入仍然在世界的中后位,
它本身是差距也是潜力,尤其在中国的中西还有巨大的回旋空间和余地。
中国总体上仍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内需有空间,发展有韧性,创新有手段。
所以说,中国经济长期看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当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全球经济,
实际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够独善其身,关起门来最终害的是自己。
只有在开放中发展,经济才有更广阔的创新和发展空间。
我们也看到,一些国际机构纷纷在下调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这说明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这必然会对中国经济带来影响和冲击,不可低估。
同时,国内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凸显,经济持续下行压力较大,
尤其是我们正在经历转型升级过程当中,经济必然不可避免地遇到阵痛,尤其是一些重化工行业的企业经营困难。
我们不回避困难,这本身表明我们有信心,我们也知道问题症结所在,
我们也有手段,为此我们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注重推动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总的看,中国经济希望大于困难。

关于中国经济下一步怎么干?
我在前不久中国两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做了比较详细阐述。
我想打个比喻,昨天我们晚上从三亚坐动车组来到博鳌。
大家都知道,动车组不仅有车头牵引,而且车厢还有动力,有几组动力在推动动车组前行。
如果拿这个动车组来比喻中国经济的话,我们就是要使中国经济运行平稳,保持合理的速度。
高速运行不仅不经济,也难以持续,不利于节能环保。保持中高速增长是我们的目标。
我们将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而且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来动力充足地保持中国经济中高速长期运行,并不断迈向中高端水平。

经济像动车运行一样,经济发展首先要保持平稳运行、安全运行。
几年来,我们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提出区间调控的新方式,把稳物价作为上限,把保就业作为下限。
这一区间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定在6.5%-7%,
这也是一个新的区间,这样做使增长目标富有一定弹性。
因为我们在推进结构性改革,短期小幅波动是难以避免的,
我们不会因小幅波动而违背经济发展的规律、市场运行的规律去操作。
但是,一旦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我们会果断采取综合性措施,来防止失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我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有空间,现在的赤字率并不高,
中央政府负债率只有17%,发展多层次市场的空间也很大,创新金融调控手段也有储备。
所以我们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同时,可以有力支持经济发展。
比如去年,我们采取多方合作,用市场的办法、市场化手段,
采用专项建设基金的办法,有针对性的对有投资需求,
或者说有效投资需求的领域进行投入,有力地支持了调结构,也对稳增长起了重要作用。
这方面的政策储备我们还有。
  • 喜欢0 评分0
    
    ming
    论坛版主
    论坛版主
    沙发#
    发布于:2016-03-24 11:06
    中国经济要行稳致远,不仅要平稳,更要有动力,起码有三个方面的动力。

    动力首先来自改革开放
    中国30多年快速发展的经验证明,只要改革不断推进,中国经济就会持续前行。
    我们将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
    激发市场活力,使更多的人力、人才资源能在市场空间里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
    政府应当继续加大,或者说把重心转移到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假冒伪劣。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将会激发亿万人的创造力。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比如,我们即将全面推开营业税增值税改革,这是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
    这个举措不仅意味着给企业减税,从全国初步估算,今年要给企业减5000亿元以上的税收,
    而且政策取向是支持服务业,尤其是研发性服务业发展。对他们来说,负担会更轻。
    同时,这一改革还有利于统一税制,让财政税收体制更加公开透明,便于社会监督。
    中小企业会从中得到更多的好处。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因为经验问题,还会出现一些波折,
    但是总的来讲,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讲了,所有的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同时还要减费。政府这样做,是放水养鱼。在财政收入下降的情况下,
    我们依然愿意用短期财政收入的"减"换取持续发展势能的"增"。
    这本身表明我们创造活力激发活力的决心,也表明我们财政拥有一定的空间。

    在金融领域,我们还会推动全方位监管的改革,更有利于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
    我们还在探索怎么用市场化的办法进行债转股,逐步降低企业杠杆率。
    开放也是改革,我们将着力推动对外开放,包括有序扩大服务业、金融等领域的开放,
    把中国进一步打造成范围更广、环境更优、外商投资最佳目的地。
    我记得前年我在这里宣布过,适时启动"沪港通"。
    今年我在这里宣布,今年要择机推出"深港通"。
    这些都表明,中国的资本市场在不断地对外开放。
    人民币会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稳定,中国是负责任大国,中
    国发展基本面决定了人民币不具备、也不会有长期贬值的可能。
    中国将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推动汇率市场化,
    但是绝不会用贬值来刺激出口,那样刺激出来的不是高质量的产品,
    不是给企业注入勇于竞争、敢于创造的活力。
    我们要向世界推出逐步升级的、中高端产品。

    第二个方面的动力来自于调整结构
    这是经济转型的关键。我们要积极发展新经济,大力培育新动能,改造和提升传统动能,形成发展的"双引擎"。
    在推进过程中,去产能是做减法,重点是做好煤炭、钢铁等困难行业的去产能。
    另一方面,要做加法。要培育新的增长点,发展新经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这就需要进一步发展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
    减法当中确实有一些职工需要转岗安置,但是由于这几年发展新经济,
    培育新动能产生了许多新业态、新产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也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了条件。

    同时新经济和传统结合也可以提升传统动能的水平。
    要利用市场倒逼机制,政府引导扶持职工再就业,暂时有困难的,基本生活能够得到合理保障。
    中央和地方政府已经在担负这方面的责任。中国还在城镇化加快发展进程中,这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所在。
    这方面基础设施投资,尤其在中西部的有效投资需求还很大,
    这有利于为消费升级和民生改善排除障碍、优化环境、创造条件,也有利于农业现代化。

    第三个动力来自改善民生
    发展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民生改善上。
    反之,民生改善带来的就业增加也会促进消费,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正所谓民生倒逼发展,发展检验改革。
    前天下午我到三亚旅游中心去考察,有一批大学毕业生在围绕着旅游业做"双创",给我很大的启发。
    他们不仅在导游服务和运用互联网推销旅游项目方面下功夫,而且在一产方面搞观光旅游,
    比如把种植的玫瑰花提取精华变成化妆品进行现场销售,在椰子林创造开椰子的新工具,
    不是传统的刀砍,而是用一个很精致的钻头钻孔下去,把吸管插到椰壳里,让食者享受美味。
    同时他们还把椰壳加工成厨房用具,像水勺;他们还做了很多工艺品、旅游纪念品。
    这说明旅游产业不仅仅是服务业,在新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它已经覆盖一二三产业,本身就是综合性产业。

    在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的状况下,人们的消费需求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面对这些消费需求,新的工业品、农产品会带动新的经济,也会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

    就旅游业而言,去年中国国内旅游总收入增长19%,
    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0亿人次,出国旅游已经超过1亿1千万人。
    这有力地带动了消费,也拉动产业升级。
    今年我们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是继续织牢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五大民生保障"安全网"。
    让群众有事干、有钱挣,让全体公民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机会,
    使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还要发挥好养老保险的保基本、兜底线作用。
    今年将继续加大棚户区和城市危旧住房改造力度,
    把房地产去库存和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结合起来,更好满足居民住房刚性需求。
    与此同时,我们会按照因地制宜、分城施策原则,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尤其要高度重视住房困难群众,也避免房地产市场出现大的波动。
    我们还要加大扶贫力度,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包容发展。

    中国经济升级发展,是自身提高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亚洲的机遇、世界的机遇。
    亚洲许多国家是中国的近邻,中国的发展首先应该惠及亚洲国家。
    中国市场的逐步开放首先应该面向亚洲国家。
    几天前,中国发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国将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进。
    未来5年中国经济将保持6.5%以上的增速,当然不容易,但是我们会努力,我们也有底气。
    未来五年,中国进口商品会超过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6000亿美元。
    同时,我们将实施数百项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这个过程是开放的、共享的。
    也希望在座企业家抢抓机遇,大展身手。

    困难面前,预示着有更大的机遇。成功来自于努力。
    激发新活力,赢得新未来,不是等来的,是干来的,是靠赢来的。

    女士们,先生们!博鳌亚洲论坛已走过了整整15个年头。
    15年来,论坛见证了亚洲发展的卓越成就,这是亚洲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只要我们携手合作,加快培育各国经济的新动能,"积其小者必至于大,积其微者必至于显",
    就一定能够打造地区发展的新愿景,就一定会迎来充满活力的亚洲新未来。

    最后,预祝本届年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ming
    论坛版主
    论坛版主
    板凳#
    发布于:2016-03-24 15:10
    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全文)
        新华社海南博鳌4月10日电
    共同开创亚洲发展新未来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2014年4月10日,海南博鳌)

        今天的亚洲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亚洲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经济规模占世界的1/3,人口有40多亿,劳动力供给充足,后发优势明显,发展潜力远未释放。同时,亚洲大多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不高,地区发展水平很不平衡,还有7亿多人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以下,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艰巨。亚洲各国既面临老问题,也有不少新烦恼。解决亚洲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发展。发展改变世界,发展创造未来。发展仍是亚洲国家的第一要务。
        新形势下,亚洲保持发展势头需要源头活水,最重要的是发掘新的动力。本届年会以“亚洲的新未来: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为主题,很有现实针对性,这对亚洲乃至全球都具有深远意义。在此,我愿提出几点看法,与大家交流。

        第一,坚持共同发展的大方向,结成亚洲利益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亚洲各国的发展,不可能独善其身,也不应该是“零和博弈”,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利合作,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叠加效应,甚至是“二乘二大于四”的乘数效应。时至今日,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过去,发达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又增加了发展环境的复杂性,部分亚洲国家经济增速下滑、通胀上升,甚至出现资本外流、货币贬值现象,国际上唱衰新兴经济体的声音再起。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亚洲国家要继续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把经济的互补性转化为发展的互助力,不断扩大利益交汇点,实现互惠共存、互利共赢。
        过去十多年,亚洲区内贸易规模从1万亿美元扩大到3万亿美元,占区域各国贸易总量的比例从30%上升到50%,但如与欧盟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地区各国的共同利益所在,我们应齐心协力促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提升区域和次区域合作水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亚洲地区参与成员最多、规模最大的贸易协定谈判,是对既有成熟自贸区的整合。RCEP具有较强的包容性,符合亚洲产业结构、经济模式和社会传统实际,采取循序渐进方式,兼顾成员国不同发展水平,不排斥其他区域贸易安排。中方愿与各方一道,积极推动谈判进程。与此同时,可考虑启动亚太自贸区(FTAAP)的可行性研究,以实现亚太地区贸易投资利益最大化。中国对“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持开放态度,只要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公平开放的贸易环境,中方乐见其成。我们坚持维护世界贸易组织(WTO)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贸易发展中的主导地位,RCEP和TPP应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补充,二者可以并行不悖、相互促进,希望RCEP在2015年能够达成协议。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地区各国同心并力,就一定能够继续发挥亚洲作为世界经济重要引擎的作用。
        第二,构建融合发展的大格局,形成亚洲命运共同体。实现亚洲共同发展,根本出路在于经济融合。创造亚洲的美好未来,要靠各国的自身发展,更要靠地区的共同进步。中国有句谚语,“单丝难成线,独木不成林。”地区国家要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在开放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系牢经济联系的纽带,抓住创新发展的机遇,掌握自己的发展命运。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融合发展的基本条件。地区各国应携起手来,加快推进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基础设施建设。中方愿与相关国家一起,规划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今年还要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项目。中方愿与域内外相关方抓紧磋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备事宜,争取早日正式成立。产业互接互补是融合发展的主要内容。各国应利用相互毗邻的地缘优势,推动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深度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网络和经济体系。亚洲经济的命运取决于改革创新和结构调整。各国要顺应全球新技术革命大趋势,加强相互交流,借鉴彼此经验,促进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尤其是青年人才的培养,推动以绿色能源环保、互联网等为重要内容的“新经济”发展,占领未来发展制高点,提升产业和经济竞争力。这不仅有助于增强本区域持久发展的内生动力,也将为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新的机遇。
        第三,维护和平发展的大环境,打造亚洲责任共同体。地区动荡是祸,周边稳定是福。亚洲的进步得益于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和平稳定是亚洲发展的基础保障。60年前,中国、印度和缅甸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这充满了东方智慧,也是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我们要把和平共处的理念世代传承下去。远亲不如近邻,近邻可成友邻。实现亚洲的和平与稳定,需要地区国家凝聚共识,积极作为,共同担当起应尽的责任。各国应推动安全对话与磋商,加强灾害管理、海上搜救、反对恐怖主义、打击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积极探讨建立亚洲区域安全合作框架。
        这里我要强调,中国将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同时,我们维护本国领土主权的意志是坚定不移的,愿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的主张也是明确的。对加强海上合作的积极行动,我们会倾力支持;对破坏南海和平稳定的挑衅行为,我们会果断回应。中国人历来讲求“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我们重情义,不会亏待朋友;我们讲原则,坚定维护根本立场。南海和平稳定符合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的共同利益,中方愿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OC)框架下,稳妥推进“南海行为准则”(COC)磋商进程,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和航行自由。中国珍爱和平、渴望发展,愿与地区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和平、繁荣和开放的亚洲,在不断增强政治互信中维护亚洲周边的和平、稳定和安宁。
        女士们、先生们!
        亚洲的发展关乎世界前景,中国的发展与亚洲息息相关。
        把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是中国当前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也是中长期政策取向。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7.5%左右,既然是左右,就表明有一个上下幅度,无论经济增速比7.5%高一点,或低一点,只要能够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不出现较大波动,都属于在合理区间。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数据,当前,城镇就业持续增加,居民收入、企业效益和财政收入平稳增长,物价总水平保持总体稳定,全社会用电量增幅开始有所回升,结构调整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中国经济开局平稳,总体良好。但也要看到,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一些方面的困难不可低估。这些问题既是错综复杂国际大环境影响的结果,也是国内经济深层次矛盾凸显和增长速度换挡期的客观反映。
        凡事预则立。面对当前复杂形势,我们既要冷静观察、保持定力,又要未雨绸缪、主动作为。宏观调控要把握总量平衡,更要着眼结构优化,根据形势变化合理把控调控的政策力度,适时采取针对性强的差异化措施。去年我们在实践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积累了新的调控经验。我们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发展,努力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已经确定的方针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能够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中国的发展有着很强的韧性。我们有能力、有信心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
        中国经济持续向好是有条件的。中国经济体量大,外汇储备多,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回旋余地很大,市场空间广阔。尤其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口占全国60%以上,人均GDP刚刚达到5000多美元,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带来的增长潜力巨大。已经出台和还将陆续推出的一系列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将对稳增长持续发挥作用。
  •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ming
    论坛版主
    论坛版主
    地板#
    发布于:2016-03-24 15:10
       基础实才会行得稳,动力足方能走得远。中国经济稳增长是有基础的,今后一个时期不但有保持中高速增长的良好条件,而且具备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本届年会主题是寻找新的动力,我们将多方施策,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要向改革要动力。市场中蕴藏着巨大的活力,人民中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我们将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建立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建设,形成有益经验,并复制与推广到其他地区。这有利于放宽市场准入,更好创造营商环境,鼓励公平竞争,建设法治经济,也会更多释放改革红利,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稳定市场预期。开放也是改革,开放可以促进改革。我们将着力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扩大服务业包括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譬如,我们将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促进中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健康发展。我们将与国际市场更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
        二是要向调结构要动力。围绕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和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以结构改革推动结构调整。加快弥补服务业这块“短板”,把“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邮政电信等更多服务领域,用税收等杠杆来培育壮大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更多运用社会资本,增加养老、健康、旅游、文体等服务供给。落实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从破解城乡之间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问题入手,有序推进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与运用市场手段相结合,更大规模改造各类棚户区。我们将推动沿海向内地梯度发展,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重要陆路交通干线,培育新的经济支撑带。着力推进中西部地区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转移创造有利条件。我们还将积极推动绿色工业、新能源、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开发,形成新的增长点,在此过程中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缓解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扩大国家新兴产业创投引导资金的规模,发挥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促进我国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着力提高生产要素产出率。
        三是要向改善民生要动力。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民生。中国13亿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也是需求的“富矿”。随着民生的改善,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不断增强。我们需要随着经济发展,同步提高人民的收入,而就业是收入的来源,是民生之本,我们将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就业创业的财税金融扶持和服务力度。我们已把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小微企业范围的上限,由年应纳税所得额6万元较大幅度提高到10万元,并且还将对个体经营和企业吸纳就业进一步实行减免部分税收的政策,通过扩大就业创业来推动居民收入持续提高。我们将推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消除群众后顾之忧。采取鼓励居民消费的综合政策,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降低流通成本,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增长,中国经济已进入提质增效升级的新阶段。我们不仅要爬坡过坎,还要行稳致远,集亿万人民的勇气、智慧和力量,续写“中国故事”新的传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女士们,先生们!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存的时代,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亚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合作共赢。集众智所为,才是真正成功之道。亚洲各国应密切合作,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共襄地区发展大业,把我们共同的家园建设好,也为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做出更大贡献。中国将永远与亚洲各国一道,荣辱相依,休戚与共,共同开创亚洲发展新未来!
        最后,预祝本届年会取得圆满成功!祝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和与会各位朋友工作顺利、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谢谢!

    2014-04-11 00:08 来源: 新华社
    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