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白山黑水不屈魂 - 忆旧 - 爱扫码·i3m.cn:3hhh.cn/1016 -扫一扫.cn·二维码.cn 333e.cn/1016 搜一搜.cn/1016


ming
论坛版主
论坛版主
阅读:747回复:3

无障碍·translate·翻訳·二维码.cn/i3h.cn/1016
·搜一搜.cn/东北大学:白山黑水不屈魂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6-01-27 21:57
201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3hjj.cn/1007



东北大学:白山黑水不屈魂


 
    “一二九”运动中,东北大学学生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


    侵占东北大学后的日寇在东北大学门前持枪站岗。


    张学良在纪念“九一八”五周年大会上讲话。


    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三台)全体教职员工在校门前合影留念。

    ■本报记者 易鑫 刘玉 通讯员 刘海龙

    斑驳老墙,颗颗弹痕。

    走在东北大学旧址,时光恍惚间穿越近百年的风云际遇,回到那段烽火漫天的岁月。

    内忧外患,日寇辱国。由于特殊的地缘背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就踏上了流亡之路,成为当时首个因日本侵华而被迫内迁的高校。

    从暂居北京,到流离于西安、开封,再到川北小城三台复校,直至抗战胜利后,1946年陆续返回沈阳,师生们离开家乡整整15年之久。

    这15年间,硝烟弥漫、烽火不断,校舍简陋、物资匮乏,颠沛流离、难以安枕。东北大学师生却始终笑对岁月,延续文脉,弦歌不辍。

    这15年间,东北大学的热血青年们坚持抗战报国,一二九运动游行、西安事变请愿、三台宣传抗日……为抗战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一起走进这段如史诗般可歌可泣的岁月。

    诞生:以抗战之名

    1922年初的一天,东北尚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两名知识分子模样的人,急匆匆地走在沈阳空旷的大街上。

    他们心里,充溢着复杂而炙热的情感。

    这个庞大的国家,刚刚经历了诸多磨难,炮火的轰炸和动荡的时局之下,国衰民弱。而富庶肥沃的东北黑土地,又引得东狼入门。日本的魔爪,不仅伸向了政界、商界,也伸向了学校。

    一位台湾学者说:“别的殖民者是要你的东西,日本殖民者不光要你的东西,还要你的人心。”在东北,日本人推行日本“国语”,强化尽忠报“国”的“国民教育”和受日奴役的“劳作教育”,对教师进行“思想素质”培训……

    这一切,让两位风雪中疾行的知识分子忧心忡忡。

    御侮兴邦,迫在眉睫。

    这两位知识分子,分别是奉天省代省长王永江和奉天省教育厅厅长谢荫昌,他们要去往的目的地,是东北三省巡阅史奉天督军兼省长张作霖的府邸。

    “欲使东北富强,不受外人侵略,必须兴办大学教育。”在张作霖的府邸中,谢荫昌的话掷地有声。

    张作霖并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提请。在此之前,一些有识官绅已经屡次吁请东北当局:“欲振东北,必振实业,必振教育;教育兴,则民智开,民智开,人才生,东北则有望矣。”

    至于如何办大学,王永江建议:“联合吉黑两省,创建东北大学,以为百年树人之计。”

    张作霖略作思索,凛然答应。

    然而,创立东北大学的动议,马上遭到日本侵略者的极力反对。日本驻沈阳总领事亲自出马,向奉天省公署施加压力,迫使其取消创建大学之举。

    《国立东北大学廿周年纪念册》中这样记载道:“日人闻而瞿然亟思有以尼之,其驻沈阳总领事,竟请我毋办大学,愿以彼之南满医科大学及旅顺工科大学为我育才。”

    日本公然出面干涉,妄图垄断东北高等教育,这使“东北王”张作霖十分气恼,他说:“他们越是反对咱老张办大学,咱们就越是非办不可。得快办,要办好,快出人才。”

    1922年春,东北大学筹备委员会成立。1923年4月19日,奉天省公署颁发“东北大学之印”并于4月26日正式启用,东北大学宣告成立,以沈阳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开办理、工两科,以沈阳文学专门学校为基础开办文、法两科。王永江兼任首任校长,聘名师、招学生、购设备,学校顺利起步。

    成长:繁枝引凤来

    近百年后的今天,历史硝烟已然散尽,行走在东北大学旧址,依然能感受到当年兴建之时的盛况。

    旧址内,汉卿南、北两楼相互对立,隐匿在大院之内,少有人打扰。与之一墙之隔的原东大图书馆大楼共有三层,呈现飞机形状,由我国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先生设计,现在仍然保留着古朴典雅的风采。

    在办学上,根据当时之背景,一腔爱国之心的王永江主张“知行合一”,力戒纸上谈兵。由此,一系列在今天看来仍“不失先进”的举措拉开帷幕。

    东大建成工厂,由留学德国归来的杨毓桢任厂长,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求得真知,巩固所学;文法理工各科组织学生参观华北机械厂及纺织厂,以增长工业方面知识;俄文系学生赴哈尔滨,实地考察;理工科学生参观抚顺煤矿……

    与此同时,各学科的学会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文法科成立自治会、夏声社、社会科学研究社;工学院成立矿学会;理工预科成立英语研究会……

    学校蓬勃发展的同时,历史的脚步悄然前行。

    1928年,皇姑屯事件震惊中外。这一年,东北保安委员会委员长张学良在“东北易帜”的同时,继任了东北大学校长。

    身负国仇家恨,少帅将大量的心血倾注到了东北大学的发展之中。

    为改善办学条件,张学良先后捐献180万现洋,建筑文法学院教学楼各一座、可容数百人的凹字形学生宿舍一座、教授住宅38栋、图书馆、实验室及马蹄形体育场等。

    对于当时东大的建筑,一位老校友这样回忆:“东北大学学堂的教室,建筑宏伟、工精料美,样式新异,斜阳夕照,辉煌美丽,眩目夺神,而我们得在这个教室里受课,是何等的荣幸!”

    为破除男女隔阂,张学良上任伊始便极力倡导男女同校。1928年9月,各科共50名女生走入东北大学校门,从此开创东北男女同校之先河。值得一提的是,为鼓励女学生入学后努力学习,张学良还让夫人于凤至亲自到东大政治系插班听课。

    对体育,张学良异常重视。他增聘体育教员,常常组织学生代表队参加各类体育比赛。东大足球队、篮球队曾远征日本,东大学子以其赛场的成绩驳斥了“东亚病夫”的谬论。张学良还一手策划了“中日德三国运动会”,学生刘长春大长国人士气,并由此走向了世界的舞台,成为中国奥运第一人。

    与此同时,张学良重金礼聘,广招良师。凤栖良木,两三年间,章士钊、梁漱溟、罗文干、冯祖恂、刘先州等一批名师先后执教东大,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也应张学良之邀来到东大,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

    到1930年秋,东北大学有6个学院24个系8个专修科,舍宇壮丽、设备充足,经费充裕,可谓“学风淳穆,良师荟萃,俊彦云集,极一时之盛”。

    然而,历史的脚步很快走到了1931年。“九一八”一声炮响,震醒了宁静的校园,也炸碎了东北大学的强校之梦。

    流亡:“一二九”先锋

    一夜之间,日军占领了沈阳,城陷未几。

    东大师生彷徨之际,日本南满公学学堂堂长竟然主动来校,言辞做作致以慰问,劝师生照常上课,经费由日本供给。

    这让全校师生悲愤已极,严词拒绝,并坚定了南下办学的决心。由此,东北大学成为抗战中第一所流亡大学。

    1931年9月26日,东北大学迁往北平。经过慎重考虑,大部分师生决定跟随前往。张学良在东北大学秘书主任周鲸文赴任代理校长时交代给他一句话:“我们这个学校的特殊性,不是一般的大学,而是为抗日造就干部,也可以说我们要办抗日大学。”

    10月,师生陆续到达北平。10月18日,学校借北平南兵马司旧税务监督公署为校舍,勉强复课。因条件所限,部分系科停办,同时添加边疆政治系、家政系等实用学科。教授们组织“教授代表会”,推动学校复校事宜,学生也成立了“东大临时学生会”,协助教授们工作。

    勉强复课,校园书声来之不易。然而时局恶化,师生们已经无法坐在校园里“一心读书”了。

    1935年,日军制造了旨在侵吞我国华北的一系列事件,而南京国民党政府却一再退让,并准备于12月9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关于“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

    凡有爱国之心的人,都被这一决定点燃了怒火。

    12月8日晚,东北大学学生都经历着不眠之夜。他们刚刚接到了来自北平学联的通知:12月9日上午到中南海新华门向国民党政府代表何应钦进行爱国请愿,反对华北自治,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要求一致抗日。

    12月9日清晨早餐时间,东北大学全体学生大会召开,到会的300多名爱国学生群情激奋,一致表示:完全拥护学联的决定,坚决参加请愿游行。

    之后,在其他学校师生受军警围困,未能及时到达的情况下,东大师生作为游行队伍西路纵队的唯一主力,冲破手持大刀的军警包围,走上西直门大街,从崇元观到西四北大街,再到东交民巷,他们冒着严寒,一直坚持到夜晚,成为斗争中的主力和先锋。尽管有人被捕,有人受伤,但学生们仍然顽强斗争。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埋了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的抗争不惜……”亲身经历了“一二九”运动的东北大学体育专修科音乐教师阎绍璩,以诗人光未然的诗作《五月的鲜花》为词,谱曲一首,将他的真实感受,化作了激昂的旋律,连同那次振奋人心的爱国运动一起载入史册。

    流亡与斗争之中,这所以抗日之名诞生的大学,爱国主义的种子已然生了根,发了芽。

    南下:三台续文脉

    “一二九”运动以后,华北局势危在旦夕,“华北之大,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各大学纷纷外迁,东北大学也再次开始了“长征”的步伐。

    1936年初,张学良在西安选定陕西省立农林职业专科学校旧址为校舍,东大工学院及补习班率先迁往西安,成立西安分校。在这抗日的大后方,两度迁校的东大师生,尤为渴望安宁的环境,渴望潜心治学。

    但事与愿违,“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失去自由。1937年初,南京国民党政府委任臧启芳为代校长,指令南迁东北大学,在开封河南大学内设东北大学办事处。同年5月,东北大学改为国立,臧启芳来西安接收西安分校。

    一两年间,师生颠沛流离,诚如张学良在修建先分校礼堂时所题之词:“沈阳设校,经始维艰;至‘九一八’,懆遭摧残,流离燕市,转徙长安,勖尔多士,复我河山!”





【好书推荐】少帅



2015年07月16日 11:46:46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东北大学:白山黑水不屈魂
http://www.edunews.net.cn/gjnews/20150716/114646.html
 来源:豆瓣读书 更新日期:2015-11-13 【好书推荐】少帅
  • 喜欢0 评分0
    
    ming
    论坛版主
    论坛版主
    沙发#
    发布于:2016-01-27 21:58
    【好书推荐】少帅
        即便如此,东北大学的命运仍然岌岌可危。当时,国民党政府甚至有人主张停办解散东北大学,或者将其迁到青海。当年的青海堪称不毛之地,迁往青海无疑有让其自生自灭之意。

        臧启芳不愿学校断送在自己手里。1937年末,尽管他已接到教育部“命东大向青海迁移”的指令,仍然悄悄安排教务长李光忠带着其亲笔公函,到四川各地接洽。

        然而,李光忠的四川之行并不顺利,可以说到处碰壁。

        抗战期间,四川共接纳48所内迁大学,占战前中国108所高等学校的44%,消化能力本就有限,且东北大学还有张学良的政治因素,因此都不愿意惹麻烦上身。

        但是,当李光忠来到正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和洪灾而爆发饥荒的三台县时,时任县长郑献徵和百万三台人民,却向东北大学敞开了胸怀。

        郑献徵的一本日记里记载了他接纳东北大学的心情:“当时三台虽然因为天灾缺吃少穿,但中国的未来需要大学生,所以三台人民愿意勒紧裤腰带,多添几百张嘴吃饭,这既是为了积蓄抗日的力量,也能为三台播下文化的种子……”

        1938年4月23日,500多名东北大学师生或徒步,或搭车,从西安经宝鸡、汉中、剑阁、绵阳,历经数月,终于抵达三台。

        就这样,“九一八”事变之后,流亡了7年之久的东北大学,终于找到了落脚扎根之处。

        东北大学的文脉终于得以延续。

        兴学:弦歌永不辍

        在今天三台县葱葱茏茏的梓州公园里,孤寂的崖石底部挂着一块牌匾,上书“抗战遗址”。牌匾下静静地掩着一扇门,伸手触门,门后是近80年前,东北大学师生为防日军轰炸,修建的一条长约700米、宽约3米、高2米的防空洞。斑驳的墙体,幽暗的光线,错愕间,历史的风云席卷而过,炮火的轰鸣呼啸而来。

        1938年,东北大学500师生抵达三台,洗尽烽火尘埃,立地专心办学。

        办学之初,只有文学院、法学院,之后陆续扩充了理、商学院,增设了外文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工商管理系、法律系等,学生人数达到700多人,成为一所完整的大学。

        动荡的时局之中,东北大学偏居一隅,得以小安,引来陆侃如、冯沅君、高亨、杨荣国、姚雪垠等名师先后来校任教。

        1942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令改东北史地经济研究室为文科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给予硕士学位。东大的研究生教育,由此发端。

        这一时期,东大编印的学术刊物《东北集刊》、《志林》收录了师生数百万字的论文,研究课题从“大学精神”到“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从“三台物价”到“东北人口发展的特点”,涉猎之广泛,调查之缜密,论证之严谨,令人叹服。

        在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同时,这些从东北一路流亡而来的热血师生,从未忘记宣传抗日救国。

        在校内,60余家社团用墙报、油印小报等形式宣传抗日,为当时文化沙漠般的三台带来了勃勃生机。师生们还创办读书会,把解放区才有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进步书刊传到了三台……

        在东大师生的影响下,三台人成立了“三台县抗日总动员委员会”,以城区大中小学师生为主体的20多支宣传队,到各镇乡讲演、教唱《松花江上》等进步歌曲,演出街头剧宣传抗日,散发《抗日读本》,为购买军机募捐。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三台便成为了抗日模范县。

        直到抗战胜利,东北大学在三台这座川北小城度过了8年漫漫时光。纵然校舍简陋,物资匮乏,土木老屋,糙米黑面,桐油照明,无车无舆,东大师生却笑对岁月,追求学术发展,传播进步文化,开展社会教育,倡导体育运动,不仅日子过得熠熠生辉,三台小城也因而平添万千气象。

        时光流转。1945年8月14日,东大师生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

        陆侃如教授欣然提笔撰写对联:万里流亡,尝胆卧薪,缅怀黑水白山,此时真个还乡去;八年抗战,收京降敌,珍重禹时舜壤,来日无忘守土难。

        1946年,东大师生从三台陆续返回沈阳,1947年2月在北陵原校址开学。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埋了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的抗争不惜……”如今,每年的12月9日,东北大学校园里都会响起这熟悉的旋律,那激扬奋进、弦歌不辍的历史,也刻在了一代代年轻学子的心里。

        本文中的数据和日期,主要依据《东大传统》,熊晓梅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漫游东大》,丁义浩等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漫游中国大学——东北大学》,中国教育报刊社组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此外,本文写作中还参考了《东北大学校志(第一卷)》,东北大学史志编研室编,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东北大学八十年》,杨佩祯等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四川日报《三台:抗战烽火中延续东北大学文脉》一文,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版照片均为资料图片


    【好书推荐】少帅
     她在传奇爱情中投下自身的影子

     道出真实的一千种面相  写尽爱情的万转千回

     《少帅》是张爱玲以1925年至1930年军阀混战时期的北京为背景,以传奇人物张学良和赵四小姐为原型写的一部爱情小说。故事起意于1956年,当时张爱玲刚移居美国,希望借英文写作打进美国市场。极为重视历史细节的张爱玲为此多方搜集资料,1961年10月远赴台湾搜集写作材料,1962年3月回美后又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查阅大量参考资料。有了多年的酝酿储备,她很快动笔写作,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三年来我的一切行动都以这小说为中心”,可见重视之甚。

     在这部寄托遥深的小说里,张爱玲承继含蓄蕴藉的古典小说传统,以一贯擅长的如工笔画般的细腻笔触,讲述了在“荒废、狂闹、混乱”的大时代里,少帅和周四小姐似真如幻、无望而又亘古如斯的爱情故事。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外面的世界乱糟糟的,但透过四小姐的窗口望过去,他们是仅有的两个人:她沉浸在这样的刹那,以为那就是永恒;她身不由己地加入延续千年的爱情长程,却发现自己淹没在面目模糊的女性队列中……
  •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二维码
    管理员
    管理员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原创写手
    • 忠实会员
    板凳#
    发布于:2016-08-02 00:00
    研究型大学如何助力新型工业化
    研究型大学如何助力新型工业化
    2013年09月13日

     东北大学浑南新校区总规划面积93.54万平方米,规划一期建筑面积28.66万平方米,一期建设项目包括图书馆、信息科学大楼、生命科学大楼、文科1楼、文科2楼、风雨操场、学生生活服务中心、学生宿舍等。预计2014年将有第一批新生入住。

    研究型大学如何助力新型工业化

     编者按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应当承担怎样的使命,应有怎样的担当?这是我国大学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面对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机遇和挑战,基于对国家需求、学校地位、自身优势的深入考虑,东北大学在“十二五”规划中将学校发展的远景目标定位为“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这一目标定位,明确了东北大学在新时期的使命,也体现出东北大学在新时期的担当。实现这一使命,任重道远,需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的探索与实践。

     在东北大学建校90年之际,学校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结合东北大学的远景目标定位,结合东北大学的光荣传统,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就大学的使命与担当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建设学生的大学 学者的大学 学术的大学
     大学之“学”包括学生、学者和学术。学生是立校之本,学者是立校之道,学术是立校之魂。有大学者才有大学术,有大学者才能培养最优秀的学生,有了最优秀的学生也就有了学校的未来。

     学生是大学的主体,建设学生的大学就是要让学生成人成才。成人就是让学生“作为人而成为人”,成为具有健全人格、高尚人品、纯洁人性的人。成才就是让学生保持精神的充实性、意识的独立性、视野的开阔性、能力的全面性。成人成才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形神兼备”的人。

     东北大学牢固树立“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服务社会为方向,以文化传承为引领”的大质量观,形成质量就是实力、质量就是竞争力、质量就是生命力的共识。今年,学校实施了“树梁计划”,提出“拔尖创新型”“应用卓越型”“交叉复合型”“协同创新型”四大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既关注“才”的培养,也强调对“人”的塑造。学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化人,让学生既具有成为“人”的工具理性,也具有成为“人”的价值理性。

     学者是大学使命的主要执行者,建设学者的大学就是要培养高层次学者队伍,尊重学者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者的人文关怀。大学要理解学者,包容学者,尊重学者,保证学者在事业和生活上具有自我存在感、自我实现感和自我价值感。

     东北大学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培养高层次人才队伍。学校启动“东北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分汉卿学者、攀登学者、英才学者、曙光学者四个层次,为学校跃升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队伍支撑。启动“东北大学海外优秀青年人才百人引进计划”,使广大教师可以在不同创新文化(300336,股吧)背景下交流、促进、提升。

     学校确立学者优先的理念,充分尊重教师的“话语权”,充分保障教师的学术权力,让学者真正心无旁骛地做学问,无论职务高低、只论学术有无;让学者保持一颗崇尚科学的“赤子之心”,做一名“纯粹的学人”。健全考核评价制度,既让学者从单纯的量化考核中走出来,做到教学、科研并重,又给予学者充分的学术自由。2011年,东北大学重新修订了学术委员会章程,由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授治学、学者优先。

     学术是大学的灵魂,建设学术的大学就是要树立研究的学术、教学的学术、应用的学术的广义学术观。广义学术观着眼于学术的探索性、学术的传播性和学术的实践性,形成学术活动“发现—探索—传播—实践”的完全路径,构成了学术的共同体,提升了学术生产力。

     东北大学牢固树立广义学术观,将教学、科研、服务构成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在教学上,要把教学工作当作学术工作来研究,给教学的学术以尊严和地位,将教学的学术扩展深化为“教与学的学术”。在科研上,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政术让位于学术,充分体现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相对独立、相互支撑。东北大学岗位聘任及量化条件实行学术评价“代表作制”,不断扩大学术自由尺度,提供真正的宽松、自由、民主、开放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在社会服务上,让学术在科技创新和科技转移中彰显价值。学校成立了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构筑创新高地;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实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做出更突出的贡献。(原东北大学校长 丁烈云)

     使命 传承 担当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位于沈阳浑河之滨、南湖之畔的东北大学自1923年创办以来,已经走过了九十年曲折而又辉煌的历程。九十年来,东大人始终秉承“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发扬“爱国爱校,严谨治学”的光荣传统,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在国家发展、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开拓创新,奋勇前行,谱写了一曲勇攀高峰建宏业、造福桑梓育英才的动人篇章。

     九十载辛勤耕耘。在东北大学的历史上,记录了一代代教育工作者砥砺进取的教育强国梦。“巍巍学府,栉风沐雨,师道永恒,薪火相传”。东北大学一直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而在学校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东大的每一位教师也能够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在关键时刻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和决定性的影响,成为支撑学校历经风雨,扶摇而上的中流砥柱。建校之初,知名学者决意联袂出关,云集东大,盛极一时;抗日流亡,满腹经纶强抵饥寒交迫,苦心传授,弦歌不辍;长沼重建,风自吹襟难掩壮怀激烈,教书育人,皓首穷经……翻看东大的历史长卷,我们看到了一代代东大教师对职责的忠诚无悔,对学生的殷殷关爱,对学校事业发展的锐意进取,这些已经凝炼成了我们东大的传统,历久弥新,也成为了我们每位东大人的骄傲,铸就了今日东大腾飞的基石!

     九十载风雨沧桑。在东北大学的历史上,记录了一所大学“扎根社会、引领发展”的教育强国梦。从御辱图强的上世纪三十年代到抗日救亡的四十年代,东北大学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学科最齐全、名师荟萃、国内一流的大学,是谱写出“五月的鲜花”这样激荡人心的旋律,赋予东大学子爱国品格的大学。从百废待兴的五十年代到励精图治的八十年代,历经院系调整成立的东北工学院,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开发了钒钛磁铁矿冶炼新技术,承担起了新中国工业强国的梦想。从开拓创新的九十年代到充满机遇的21世纪,学校获批组建了我国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首个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服务中国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这使命的代代传承,不仅谱就了东北大学九十年发展史,更成为一代代青年学子超越自我、开拓创新的动力源(600405,股吧)泉。

     “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是源于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爱国精神,更是东大人九十年来始终如一的信念。九十年风雨兼程,自强不息,每当祖国需要时,东大人就会成为探路者和主力军;九十年励精图治,知行合一,国家发展的每一个历史节点都镌刻着东大人砥砺进取的印迹。

     新时代,人才、知识、科技的决定性作用日益凸显,高等教育必须担负起时代和历史赋予的重任。学校审时度势,决定将东北大学建设成为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高端创新人才的培育基地,基础研究、前沿高新技术研发和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基地,加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传播先进文化的思想库和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的研究平台,成为“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东北大学党委书记 孙家学)
  •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二维码
    管理员
    管理员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原创写手
    • 忠实会员
    地板#
    发布于:2016-08-02 00:01
    创新在东大
    创新在东大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已在东北大学工作了三十余年。在这三十多年中,我深深地感悟到,东北大学有一种创新驱动发展的氛围,有一套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路和方法,有一批致力于创新的人才队伍。正是有了这样的氛围、队伍和方法,我所在的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才能为国家钢铁冶金企业培养出一批学术带头人和大批科研骨干,助力我国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由钢铁行业的“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

      把最优质资源配置给学生,是东北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始终坚持的理念。创新思维的培养、创造技能的提升、创新方向的选择,都需要资源的支撑,这种资源,就是顶级的学术大师、前沿的科学知识、专业的实验设备及完美的培养计划与教学方法。在东北大学,最优质的资源向学生倾斜,通过院士上讲台、创新实验大赛等一系列措施,东大的青年学子得以了解相关学术理论前沿发展,操作先进的实验设备,从而开启了创新人才成长之旅。

      打造政治素养高、业务精干的创新团队,是东北大学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早在1999年,东北大学就开始探索内部分配、职称评定等制度改革,2004年和2007年又先后实施了教师聘任制改革和全员岗位聘用制度改革。2011年起,学校积极推进聘期考核和新一轮岗位聘任工作,逐步打破职务终身制,搭建了“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竞争激励机制。这种机制,使得东大校园里的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创新需求愈发强烈,团队合作、协同创新成为每个研究所、实验室教师的共识。(中国工程院院士 东北大学教授 王国栋)

    发挥东北大学综合科技优势 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强大动力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在新的世纪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做出的战略决策。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坚持自主创新为导向的道路,科技创新是其主要动力。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大学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桥梁,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大学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成为推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的主力军。必须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形成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产业开发的创新链。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要以“211工程”“985工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基础,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与管理,不断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制定有利于科技创新、有利于拔尖人才发展、有利于学科建设的考核评价政策和保障措施,支持广大科研工作者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需求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产出高水平和原创性科技成果。

      二是要面向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实现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突破。当前,由于科技资源分散、封闭,一些重大高端产业技术得不到基础支撑,我国的核心共性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成为创新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大学要大力发展一批新型学科,针对行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发展需要进行攻关,推出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科技成果,在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三是要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转移与孵化。大学要把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在加强技术创新的同时,推进与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密切合作,深化产学研合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集人才培养培训、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高科技产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学科技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多年来,东北大学构建了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与工程化、科技成果产业化与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三大平台架构,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科技创新体系上中下游密切配合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道路。学校积极推进各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大力营造创新文化,鼓励科研人员产出原型技术和成果;设立东北大学研究院,面向工程和企业,利用创新平台的科技成果,进行技术集成、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利用科技产业集团等科技产业平台,将科研成果产业化,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完成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这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是符合国家新型工业化道路需求的正确的路,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新时期,大学在产学研合作方面面临着一个新的模式——协同创新。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是突破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重要举措。东北大学目前已经联合北京科技大学、科研院所和大型钢铁企业组建了我国第一个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沈阳市苏家屯区人民政府组建了金属材料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协同创新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未来,要进一步坚持协同创新、共促发展的方向,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新机制、新模式,实现技术、产业的紧密融合,在整体提升国家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 干 勇)

    当代大学的责任: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崛起拨快时间

      大学,诞生于中世纪的欧洲。自12世纪开始,欧洲许多地区陆续建立起多所大学。这一时期大学的责任,正如英国教育家纽曼所言,“大学就是传授所有知识的场所”。十九世纪初,为国家振兴,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一批德国大学践行了威廉·冯·洪堡的教育理念,即通过科学研究方法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去追求纯粹知识的思想。20世纪初,随着美国颁布《莫雷尔法案》,“威斯康星精神”应运而生,开创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又一里程碑式的责任和内涵。透视大学发展的历史,大学的责任与社会的进步密切而不可割舍,在每一个关键的时刻,大学往往起到了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我和东北大学的沟通与合作非常多,我认为,东北大学的道路,正是一条在危机和忧患中不断奋争和开辟的道路,是一条在挑战和赶超中不断突破和创新的道路,在决定国家民族发展走向的一个个关键节点,东北大学以深植血脉的报国信仰,一次次挺身而出,推动了历史的车轮。

      1923年,东北大学诞生,第一个喊出了“不受外人侵略,兴办大学教育”。

      1932年,中国奥运参赛第一人、东北大学学生刘长春,用行动向世界表明,中国没有灭亡,东北大学正举起救国的火炬!

      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东北大学学生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成为运动的主力和先锋。

      1949年起,继中国第一次炼铝实验后,邱竹贤院士参与了新中国第一座铝厂的恢复和建设,编写了中国铝工业史上第一部铝电解教材。

      1952年,东北工学院(今东北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1956年,中国第一台模拟计算机在东工诞生,开启了中国信息化建设的新征程。

      1964年,东北工学院解决了钒钛铁矿冶炼中炉缸堆积这一世界难题。以靳树梁院士为首的一批杰出的炼铁专家,为共和国挑战一个个难题,谱写出一部部钢铁传奇。

      1978年,张嗣瀛院士成功解决红箭—73反坦克导弹因控制指令交叉耦合而不能中靶的关键问题,并藉此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作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奖。

      1980年,东北工学院陆钟武院士创立了中国第一套钢铁工业节能理论和技术。世纪之交,他全力以赴地研究工业生态学,提出穿越“环境高山”构想,有效地指导了我国工业生态化建设与环境建设的协调共进。

      1987年,闻邦椿院士因其在惯性共振式概率筛研究上的杰出成就,获国际发明博览会“尤里卡”金奖,并被授予骑士勋章。面向全球的东北大学,给世界带来又一个惊喜。

      1993年,复名后的东北大学建成中国第一个以大学命名,被世界大学科学园协会接受为会员的科学园。同年,东北大学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国产CT机。1997年, 创立于东北大学的东软集团生产出中国第一台可以投入临床应用的全身CT机。截至目前,由东北大学孵化放飞的东软集团,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

      方肇伦院士是中国流动注射分析领域的领军人和微流控分析奠基人。1995年以来,方肇伦以其全球领先的研究工作,成为国际流动分析与联用技术研究的一面旗帜。

      2005年,超级钢由王国栋院士领衔研制成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国际上连创四个第一,中国向钢铁强国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2011年,柴天佑院士领衔的中国首个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东大揭牌,东北大学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引领作用再次彰显。

      2012年,中国首个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高端医疗影像装备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创新,已成为东大铭刻过去,决胜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这一个个第一,见证并参与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奇迹”;这一个个第一,汇聚更赋予了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力量。百余年来,以东北大学为代表的中国大学在不同的历史时刻始终以民族大义为己任,在史册上留下一笔笔永不磨灭的记录。今天的中国,正在开启不可阻挡的伟大复兴,中国大学更应牢记自身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崛起拨快时间。(中国工程院院士 胡壮麒)

    感悟东大

      东北大学遵循教育规律,秉持独具特色的教育传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构建了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打造了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和研究力量,形成了丰富的科研成果,为各行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

      ——中共中央委员,民政部部长、党组书记 李立国

      东北大学从小到大、从工学院到综合大学,始终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和爱国爱校、严谨治学的光荣传统,与时代同呼吸,同民族共命运,凭借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善育英才的扎实办学,谱写了为国争光、为民谋福的新篇章。

      ——东北大学校友、原福建省委书记、原国家民航总局局长 陈光毅

      科研工作者,最高梦想无疑是在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科研难题上有所突破。每个人都会以他最擅长的方式回报社会,我最擅长的就是科研,我最热爱的也是科研。“热爱”就是坚持这种前行的不懈动力。

      ——东北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张化光

      做学问就好比啃骨头,是长期盯着一块难啃的骨头,从不同的侧面、多个方向反复啃,从而不断做出新的东西来。人生无梦想不精彩,人生无志向不波澜,我的梦想就扎根于这片科学与教育事业,我的志向就是为祖国科学与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东北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唐立新


     2013年09月13日06:32 来源:光明日报 研究型大学如何助力新型工业化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3-09/13/nw.D110000gmrb_20130913_1-07.htm
  •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游客
    

    返回顶部